綠色孕育著生機,綠色發展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。圍繞實現首都環保全面振興,著眼于城市可持續發展,北京市委、市政府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關鍵環節來抓,并將建設生態宜居之都確立為北京市"十二五"時期三大發展目標之一。
經過多年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,北京市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取得了豐碩成果。通過持續開展大規模植樹綠化,城鄉綠量大幅增加,三北防護林建設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取得明顯成效;通過全面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,全城河流域治理、百里環城水系改造全面推進,蒲河生態廊道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;通過扎實推進大氣環境綜合治理,實施"拆除-聯網"集中供熱、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等工程,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31天;通過治理污染企業、淘汰落后產能、加強節能改造、推動中水回用以及不斷加強污水、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,為全面完成各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。 截至目前,全市國家生態市創建指標達標率達到92%,涉農區縣(市)100%通過國家生態區縣考核驗收。北京向創建國家生態市和全國環境建設樣板城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。
面向未來,北京作為國家重要的首都商圈,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。北京一定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、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工作理念,越是在經濟發展與資源、環境瓶頸約束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,越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,以建設生態宜居之都為目標,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貫穿于全面振興首都環保實踐的全過程,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互促共贏。各級政府要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,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,嚴把項目準入關,堅決限制高污染、高耗能、高排放企業進入,扎實推進污染企業治理、搬遷工作;要抓緊建設和完善城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,進一步提升城鄉污水垃圾處理能力,大力推進雨污分流和污泥無害化處理;要全面完成蒲河生態廊道建設,積極實施渾河兩岸生態景觀提升工程,對棋盤山、臥龍湖生態區等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,進一步提高生態綜合效益;要大力實施青山工程,進一步增加城市綠量,重點做好道路兩側、水系沿線綠化工作,繼續推進沈西北阻沙帶建設,努力打造城市生態屏障;要進一步加快轉方式、調結構步伐,大力發展循環經濟、靜脈產業,推廣綠色生產、清潔生產,努力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路子。
保護生態環境、實現綠色發展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,全市各級機關要身體力行、當好排頭兵,各企事業單位也要自覺承擔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。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,從現在做起,讓低碳生活、綠色消費,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。讓我們攜起手來,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為子孫留下更多的綠水青山,為北京這座城市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和更加美好的未來!